名师风采

师生风采录
学子风采
名师风采

名师风采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师生风采录 名师风采 正文

【甘肃教育报】做好「匠人」,守好「匠心」——记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国家级技能大师张天虎

发布时间: 2025-11-03 点击:

在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工业中心数控实训车间,常年工作到深夜,与机床嗡鸣作伴,这是国家级技能大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天虎15载职教生涯的寻常印记。这位“80 后”教师,从一名普通的实习指导教师成长为数控技术领域的领军人,以“细心、耐心、恒心”的“三心”工匠精神培育英才,用技术攻关赋能企业发展,以兴趣小组点燃学生专业热情。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2019年一个隆冬的深夜,实训基地里,学生蹇昊江因参赛作品出现0.02毫米误差红了眼眶,这个仅有头发丝四分之一的偏差,却可能让团队错失国赛资格。身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国家级裁判员的张天虎俯身一旁,耐心地逐一排查,在调整加工工艺后,他指着屏幕上的参数神情笃定地说:“找到了,是刀具补偿值少了0.03毫米。”此时,时针划过凌晨2点,连续奋战16小时的师徒俩,在“三心法则”的鼓励下重新调试,最终将检测结果显示误差控制在0.01毫米内。

这样的深夜攻关,是张天虎教学的常态。他独创“四阶递进”培养体系,将普通学生锻造成技能尖兵:“筑基”阶段要求零件加工误差控制在0.1毫米,在A4纸上画均匀平行线;“精进”阶段在省赛标准上再提20%要求,堪比米粒上刻字;“创新”阶段带领学生突破技术难题,用三个月时间攻克合金薄壁件加工难关;“淬炼”阶段直击企业需求,参与航空零件加工方案制定。在张天虎的悉心指导下,学生斩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一等奖(金奖)9项,3名毕业生在不同学校破格留校,学生蹇昊江留校3年便带出全省技术能手。他培养的200余名高技能人才中,5人获“甘肃省技术能手”称号。

2017年,张天虎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仅两年便升级为国家级工作室。工作室不仅承担教学实训任务,更聚焦科研创新,成为全校乃至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的重要平台。张天虎也凭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与我省“陇原工匠”培育对象。他常说:“技能不是纸上谈兵,要能解决企业的真问题,才算真正的本事。”他带领团队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为3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项,培训2000余人次,年输送技能人才30余人,带动区域制造业技术升级。在为天水华天集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加工精密模具时,他凭借高超技艺和严谨态度反复调试打磨,最终使产品合格率从72%提高到98%,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

始终秉持“空杯心态”的张天虎,在教中学、在做中悟。他承担天水市高技能人才项目制培训,创新“理论+实操+软件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累计培训300余人。学员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从业多年的技术工人,他针对不同群体调整教学方法,把抽象的G代码编程转化为手把手的机床操作,让学员快速掌握核心技能,为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数控动能。

每周的数控协会(工匠学徒班)活动中,张天虎总会逐一点评学生学习情况。这个始于2012年的社团,从最初的8人小团体,一步步成长为120人的技能摇篮。10余年间,社团成员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 余项,6人获高级技师资格,部分学生还能直接推免进入省内本科院校。如今实训基地已拥有价值3000万元的先进设备,成为“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示范样板,张天虎内心满是欣慰。

从教15载,张天虎始终以“匠人”之姿深耕数控教学,用“匠心”守护职教初心。他仍将坚守在这片职教沃土上,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攻克技术新难题,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甘肃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