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9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1231”工程学生团组织开展了以《在历史的回响中砥砺强国之志》为主题的理论学习活动。

此次学习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负责人曹小辉主讲,从“回望‘九一八’”“回顾九三阅兵”“青年学生的担当”三个方面,带领“1231”工程学生团成员在回望与思考中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伊始,曹小辉通过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关键事件梳理,清晰还原了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进而发动侵华战争的史实。她着重强调,“九一八”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印记,更是中华民族觉醒的“警钟”——从东北抗日联军的浴血奋战到全国各界的救亡图存,这段历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绝不屈服的民族气节。
随后,她结合纪念九三阅兵的影像片段,对比“九一八”事变时国家的积贫积弱与如今中国的强盛国力。并指出,九三阅兵中,受阅部队的威武阵容、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维护和平、捍卫历史的坚定立场。这更是在提醒青年一代,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必须永远铭记、倍加珍惜。

最后,围绕“青年学生的担当”,曹小辉与同学们展开交流。她结合“1231”工程学生团的定位,提出青年学生的担当既体现在“铭记历史”的清醒认知中,更要落实到“强国实践”的具体行动里。作为工科院校的学生,要立足学业,攻克专业难题,以过硬本领为国家科技发展、产业升级贡献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传承“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
学习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学习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重温,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今后更会把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惜,转化为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供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白嘉乐 编审:黄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