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是我校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指南》为建设蓝本,从学校实际需求出发,参照指南要求建设的。
公共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下主要围绕“产、学、研、创、赛、训、宣”一体化功能定位,设置教学区、体验区、研创区,配合LED高清显示系统、开发电脑、VR/AR等互动体验设备,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展数字赋能,充分展现VR+职业教育特色,营造良好的产业服务、教学实训、教研科研、创新创业、技能竞赛、基地培训、宣传展示环境等。线上搭建虚拟仿真教学管理云平台,设置资源与教学管理、互联互通、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模块,以及理虚实一体化、产业化应用等特色模块,对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的人、资源、功能、数据、场景等要素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基地资源使用率最大化,打破教学实训过程中“信息孤岛”的弊端,构建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管理、学习全过程考评,推动学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公共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主要由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设备如虚拟现实头盔、手柄和传感器等,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软件系统则涵盖了模拟场景、虚拟角色以及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为实训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功能。目前,已建成55门课程虚拟仿真实训项目,6门3D VR资源,涵盖了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虚拟仿真项目资源。

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中,学员们佩戴虚拟现实头盔后,便可进入诸如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和建筑施工等不同模拟场景,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这种实训方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真实性和安全性,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训练,从而避免生命和财产的危险。同时,虚拟环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供更为出色的学习体验。
通过公共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对整合我校各专业虚拟仿真资源夯实了基础,实现了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的统一管理和统筹,是学校践行教育数字化建设的组要组成部分。
(供稿/供图:信息中心 编辑:白嘉乐 编审:黄晓慧)